去年底看了一本分析近代文化與教會關係的書,名為「荒野中的神」。[註1]作者David Wells 是美國麻省歌頓康和神學院 (Gordon-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) 的歷史神學與系統神學科的教授,他對教會和文化都有透徹的分析。
在6月11-13日,萬國宣道浸信會西差會舉辦了一個講座,題目為「教會︰帶著使命被差的群體」 (“The Church: A People Sent with a Mission.”) ,講員是美國Grand Rapids Baptist Seminary 的教務主任 Dr. James Grier。他的主題雖然是圍繞教會的本質和方向,但他用了差不多一半的時間討論文化,由啟蒙時代直到後現代主義,為的是要為今日教會提供一個對比,比較教會的世界觀 (World View) 與社會的世界觀,然後指出,許多時教會在不知不覺中,已經受到了社會的世界觀所影響。
Wells 的書與Grier的講座有一個主要的共同點,就是對教會不斷受到世界的影響而提出批判。這些都是正確的觀察,善意的批評,可謂愛之深,責之切。書的作者和講座的講員都是美國人,本文嘗試從香港的處境作出一些反省和回應。
商業化教會
Wells 舉出不少的例子,指出教會受文化影響是很深及很廣泛的,但因篇幅關係,本文只集中在其中一項,就是「教會商業化」,反映一下在這影響下所衍生出的一些問題。
首先可以看到的,就是將教會的事工行政化。「行政化」的意思,就是使用一般商業機構的行政方法來推動教會的工作。這不是說教會的工作不需要方法與步驟,而是指出,教會與商業機構在本質上是兩個不同的團體與組織。最基本的不同,就是教會是一個屬靈的群體,而商業機構的運作,不需要尋求神的旨意,也不需要順服聖靈的帶領,但教會就不能這樣運作。
今日教會有一個可喜的現象,就是平信徒的參與比以前增加了,這些信徒平日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很忙碌的工作,但卻願意在教會裏承擔不少的事奉工作,如執事,教導主日學,團契導師等。他們愛神,愛人,不計較,在教會中與傳道人同工,成為教會今日很大的資源,這是值得感恩的。但另一方面,這些熱心事奉的信徒,能在教會中成為領袖,可能在自己工作中,取得不少的成就,於是更能在教會中得到信徒的認同,和在教會中有更大的影響力。見到不少例子,這些信徒領袖會將這些令他們在商界成功的方法,用在教會的事工上。以下是一些可能會出現的情況,不加以小心,就會成為問題了。
- 目標比方法更重要
在商言商,商業機構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賺錢,投資要有合理的回報,要有理想的業績。所以每一個計劃,都是為了公司的好處。
每一個受過最基本的商業管理訓練的人,都知道公司要成功,就一定要有明確的目標,然後想盡辦法,去達到這目標。而定目標的第一個要訣,就是要定一些具體可量度的目標,否則無從檢討和比較,也無法計算進度。所以一個機構的目標通常都包含許多的數字。
因此今日見到不少的教會目標,放在擴堂,植堂,聚會人數和奉獻的增加上面,因為這些是可量度的目標,可以隨時檢討教會工作的進展,也可以具體的寫在年報上。為了催谷增長,往往會將教會的工作本末倒置。也會傾向去做一些較易得回報的工作,又選擇性地向較易有回應的群體做福音工作。甚至日常事奉的心態,也可能變得很功利主義。但福音工作,許多時候不能以量去決定其意義。有些宣教士,去到一些福音硬地傳福音,一生忠心事主,但其果效不及一些人一次佈道會中結的果子多,是否這些宣教士的工作沒有價值呢?
Grier 也指出,今天用來檢討和量度教會的方法,也是受到周圍文化的影響 (church success is measured by the same standards as the wider culture) ,將社會中「成功」的定義放諸在教會的事工上。 - 工作比工人更重要
一個商業機構,整體比個人重要,好像一部機器,整部機器的順利運作是最重要,若其中有一些零件壞了,就是立刻將這零件換掉,免致全部工作停頓。公司也是這樣,若有員工在他的崗位上不稱職,他的上司就會想法找另一個人取代他的位置。若教會的領袖,看自己為上司、總裁,負責發展教會的業務,就很容易看信徒為發展教會事工的工具了。
教會事奉人員的傷亡率高與低,在乎這教會是強調事工,或強調生命的栽培。只強調工作事工的教會,只會關心那些有潛質及恩賜事奉的會友,看信徒只是一個可供教會使用的事奉人員,於是會用盡一切方法去鼓勵他事奉,到他願意事奉的時候,目的就已達到了,於是任其自生自滅,沒有生命的栽培,也沒有事奉上的支援,很快,這些人就會枯乾,患上了事奉恐懼症,就此永遠退下來。見到一些教會,將一些稱為「培靈會」的聚會,也用上推動教會的事工作為主題,去「推銷」教會的一些工作。要檢討的是,究竟是以生命推動事工,抑或專靠事工去推動生命?
至於對教會發展沒有大貢獻的信徒,那些沒有很多恩賜的人,在教會中很容易成為經常被忽略的一群。曾聽見一位牧師講述他的心志,可以幫助校正方面的偏差,他說︰「我不會用我的信徒來建立我的教會,我要用基督的教會來建立我的信徒。」意思就是說,教會的領袖,不應看教會為自己的公司,利用信徒們去建立自己王國,而是看到這是基督的教會,教會的領袖就透過這基督的身體,去成全聖徒,各盡其職,建立信徒的生命,建立基督的身體。
要檢討教會的方向是否正確,衡量教會是強調事工,抑或強調生命的栽培,有一個好的準則,就是看看信徒是否愈事奉愈枯乾,愈多怨言;抑或愈事奉,愈有力,愈喜樂。 - 市場的需要
另一個教會商業化的表記,就是以「市場」為工作的主導,Wells 指出這就是「教會的消費文化」(Consumer culture of the church)。一個受消費文化影響的教會,會好像一間超級市場一樣,各人來到,買各人自己所喜好的東西,資源充足的,甚至可以發展至商場一般,可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。這不是說教會的存在和工作不是要針對人的需要,也不是說教會若有資源,可以滿足不同的人不同的需要不是一件好事,Wells 的意思是教會的信息及工作不是為了迎合人的喜好。Wells 所提出的警告,有兩方面,第一,市場化的教會,會鼓勵人到神面前只是想得到一些個人的好處,[註2]與教會的關係只是限於能否滿足自己的需要,若不然, 總可以找到另一間更合適的教會,如同人去不同的公司買東西一般。在這種心態下,當然更不會想到教會中群體的關係,也不會想到有任何的參與。正如一個人去市場買東西,不會期望與其他顧客「互為肢體」,一同齊心努力「建立市場的身體」。
另一方面,他也警告,不要將神變成一種產品。[註3]信徒來到神面前,不是來購買一種產品。不錯,人到神面前來可以得到救恩和神的福氣,但人必須先在神面前回轉、委身、敬拜。但若福音被推銷成產品,強調對人的用處,而沒有提到委身代價,這就是潘霍華所指的「廉價福音」。福音的信息不能只提好處,而不提代價。
真理何處尋
教會的方向有偏差,只有一個原因,就是離開了聖經的原則,在事工上沒有聖經的基礎。Wells 指出,今天教會的事工在神學的反省和基礎上比較弱。[註4]當教會許多的工作及方向背後的理念,原來是建立在人的學說理論上,而不是神的話,教會就會成為社會中眾多社團中的一個,而不是教會。Grier 認為教會在聖經真理上的基礎不穩,就會令到教會的事工由以神為中心,轉移到以人為中心,而教會的敬拜,會淪為一些心理治療的聚會,工作與計劃也會變得十分功利主義了。(” …shift from Theocentric to self-centered worship…psychologized preaching, pragmatism…”)
教會要警醒,不要受到世俗化的影響,也必須時常從聖經真理的角度,去檢討所計劃的目標和所做的工作,免致所做的只是草木禾楷,人人在空跑,在徒勞。
一言以蔽之,教會是一個屬靈的群體,是基督耶穌的身體,其存在、信息、計劃和目標,都必須以神為中心,以聖經真理為基礎,一切工作都必須以這準則來衡量。若離了真理,被世界的哲學和方法主導,就會產生自由派教會的現象,就是Wells引述神學家尼布爾所給與自由派的定義︰「自由派的教會︰沒有烈怒的神,透過沒有十架的基督,將一班沒有罪的人,帶進沒有審判的國度中。」[註5]
註釋
- Wells, David F. God in the Wasteland. Grand rapids: Eerdmans, 1994.
- “The “consumer” mentality, made God’s providence into what He is doing for us personally and privately.” 同上, P.176.
- “The whole process turns god into a product and believers into customers.” 同頁。
- “Evangelicals are discouragingly uninformed about this theology.” 同上. 206頁。作者在他另一本書中, 更詳細深入的討論到若教會離了聖經真理後的情況: Wells, David F. No Place for Truth: or Whatever Happened to Evangelical Theology. Grand Rapids: Eerdmans,1993.
- “Liberalism: (Niebuhr) consist in a God without wrath bringing people without sin into a kingdom without judgment through a Christ without a cross.” God in the Wasteland. p.82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