衝破信心的藩籬:藉耶穌十架之言聆聽四福音的呼聲

引言

  福音書常被當作耶穌生平的記錄,而忽略福音書個別的寫作目的:透過耶穌基督的言行,能使人明白福音的意義。人們通常會將四卷福音書的內容加在一起,重新塑造出一個適合自己興趣或滿足好奇心的耶穌形象。可是,這種行為卻使我們忽略了當初不同福音書作者的設計及信息,以及「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」的正確方向。

  人們常以「十架七言」作為概括描述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講過的話,總是估計哪一句是最先,哪一句是最後,甚至以說話內容來推論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心路歷程。可是,若回到第一世紀福音書的讀者,他們可能只讀到一卷福音書,對於耶穌在十架上說了甚麼話,他們的理解可能與我們不同。當單獨從一卷福音書來看,反而可以看見一些特別的情境:

  1. 馬太和馬可的讀者只知道耶穌在十字架上說了一句話:「我的神!我的神!為甚麼離棄我!」這句話表明了耶穌的所受痛苦。
  2. 路加的讀者只知道三句話:「父啊!赦免他們,因為他們所作的,他們不曉得。」「我實在告訴你,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裏了。」「父啊!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裏。」這幾句話並沒有顯示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痛苦情況,反而顯得瀟灑!
  3. 約翰的讀者只知道另外三句:「母親,看你的兒子;(又對那門徒說:)看你的母親。」「我渴了!」「成了!」這幾句話表達了耶穌那種深情的說話!

  從上述的進路,以四福音分成兩部份,從其寫作特色,分析作者記述耶穌「十架七言」,讓讀者明白基督的使命。

  講座以「信心」為題,因福音書作者都希望讀者因其記載而相信耶穌並接受祂為救主。不過,人往往因著某些因素,自設了信心的藩籬,以至在信心上停滯不前。所以,希望藉四福音所描述的耶穌,使我們可以衝破藩籬,在信仰上持續成長。

從不定到肯定:馬太及馬可的重點

  馬太及馬可記載了相同的一句話――「我的神!我的神!為甚麼離棄我!」表明了耶穌在十字架上是極度痛苦的。雖然它們只記載了同一句話,但從這兩卷福音書開始及結尾的不同,就看出它們的重點及目的完全不同。

  「我的神!我的神!為甚麼離棄我!」――我們若從神學來解釋,會認為耶穌是承擔人的罪,所以在死的一刻,連神都離棄祂。但不要忘記,耶穌上十字架,乃順服父神的行為,為何神要離棄?若從福音書的寫作角度,未必可以如此解說,因為經文從來沒有以此作為理由。若從自然或人性的角度解釋,這是面對釘十字架痛苦的正常反應,與常人一樣,表示耶穌死的時候,身體及心靈承擔了很大的痛苦,以至大聲地向父神喊叫。就如當人面對極大的苦難時,也會向神發出很大的哀求或哀號,向神問「為甚麼?」這也不代表神已離開了他們。

  當讀者看見耶穌釘十字架時所發出的喊叫,會有甚麼反應?為何馬太及馬可要將耶穌死亡前一刻的痛苦展示於讀者眼前?這與他們在福音書要表達的信息有關:

馬太:

  馬太福音一開始就列出耶穌的家譜,以大衛的後裔描述耶穌的背景,明顯地讓人想到,這是舊約中神應許以色列人在那大衛寶座上永遠作王的彌賽亞,而且被賜名為「耶穌」,即與舊約「約書亞」的名字相同,意思是「神拯救」。雖然在猶太人的歷史中,有不少人自稱為彌賽亞,想要在政治的層面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外邦政權,卻失敗告終。因此,耶穌作為彌賽亞那拯救者,不是政治性,而是宗教性的――「因祂要將(神)自己的百姓,從罪惡裏救出來。」這特別向猶太讀者表明。

  第二章記載博士們尋找耶穌時再一次確認上述的信息(宗教性非政治性)。本來博士來到耶路撒冷時尋找「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裏?」這明顯是政治性的。然而,希律卻問祭司長和文士:「基督當生在何處?」問的是舊約怎樣預言,因為希律就是當時的猶太人之王。馬太要確認耶穌就是彌賽亞,並要作王,但這不是政治性的。對於當時的猶太人讀者而言,因不符合他們的期望,就不容易明白和接受。

  當耶穌被捉拿、定罪及釘十字架時,猶太人都失望,聽見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講唯一的一句話:「我的神!我的神!為甚麼離棄我!」正正粉碎了他們的虛假期望,耶穌已沒希望成為政治性的救主了。耶穌的故事卻沒有停在十字架上,反而讓他們看到復活的救主,不是肉身的耶穌。

  儘管這樣,猶太人仍否定所看見和聽見的,不相信耶穌預言自己復活的事,亦不想這事發生。不過,耶穌卻真的復活了!但祭司長和長老卻選擇不接受兵丁的見證,並且賄賂他們造假,聲稱耶穌沒有復活,只是門徒偷走了耶穌的屍體而已。這謊言直到馬太福音成書時仍然存在,可惜只因他們的不信,便否定了耶穌的復活。復活的主向門徒顯現時展示出真正救主的權能――「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!」所以,十字架上那痛苦的說話,表明肉身的耶穌,必須死在十字架上,不可能成為政治性的救主,惟有復活的耶穌,才是那最有權能的救主。但讀者是否能接受呢?

馬可:

  福音書一開始時,就用了「神的兒子」耶穌基督「福音」的起頭」(the beginning of the gospel of Jesus Christ, son of God)這兩個詞彙。對於當時的人來說,這兩個詞彙使人聯想到當時羅馬皇帝――該撒奧古斯都(公元前27-公元14)自稱為神的兒子,因為他奉其父凱撒大帝為神。「神的兒子」在當時也頗政治性。到了弗拉維亞家族 (The Flavian family) 掌權,由維斯帕先 (Titus FlaviusVespasian, 公元 69-79作羅馬王) 建立王朝,使羅馬帝國復享太平,許多人視之為「好消息」。猶太史學家約瑟夫預言維斯帕先要成為世界的主,將猶太人對彌賽亞的期盼投射在他身上,他作王的消息也被視為「福音」即「好消息」。「福音」並不是新約聖經的專有名詞,在希臘文化中,這詞意指勝利的消息,也會伴隨着獻祭,因羅馬人相信好消息是從神而來的,卻沒有用在宗教上,只是王帝將自己當成神人,擁有從神而來的權柄,以至有神性的本質,故王也可帶來人類的拯救。因此,王的出生就是「好消息」,耶穌怎能與羅馬皇帝相比?明顯馬可用「福音」一詞是扭轉了其政治用法,而成為宗教性的詞彙。

  對於當時活在羅馬統治下的人來說,很難想像耶穌是神的兒子,祂的降生如何成為福音?因為祂不是甚麼皇室貴冑,所以十字架上的這句話――「我的神!我的神!為甚麼離棄我!」引起了人們對耶穌的疑惑。因馬可福音約在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毀後寫於羅馬,從政治性的角度看,任何人也沒有能力推翻羅馬政權。若耶穌的出現是福音(好消息),有可能嗎?

  從馬可的敘述中看見,似乎神兒子的身份沒有被認知,而是受疑惑。

 群眾的疑惑:

  1. 撒旦試探耶穌的內容,沒有以神兒子身份作試探,與馬太及路加的記載不同(只用一句記載耶穌在曠野40天受撒旦的試探);
  2. 從污鬼口中確認耶穌是神的聖者 (holy one of God),耶穌卻「責備他,不許他作聲。」眾人的回應中,也沒有認定耶穌的身份,只是問﹕「這是甚麼事?是新道理?」(一24-27)
  3. 耶穌趕鬼後,不許鬼講出耶穌的身份,因為鬼認識祂;(一34)
  4. 鬼喊叫耶穌為神兒子的身份,但耶穌卻不讓他將自己的身份彰顯出來;(三11-12)
  5. 彼得認耶穌是基督,卻沒有如馬太連神兒子的身份也宣認;(八29)
  6. 登山變象中,門徒聽見「這是我的愛子」的宣稱,卻沒有記載他們的任何反應;(九7,太十七6記載他們伏在地上。)
  7. 當彼拉多審問耶穌時,只問了「你是猶太人的王麼?」(十五2)而沒有如馬太的「你是神的兒子麼」(太廿六63)
  8. 反對者大祭司問「你是那當稱頌者的兒子基督不是」時,耶穌自己承認。(十四61)
  9. 當耶穌受死時,只有由百夫長確認耶穌的身份:「這人真是神的兒子」。(十五39)

 門徒的疑惑:

  1. 當平靜風浪後,門徒「大大懼怕」,互相對問「這到底是誰?」(四41)
  2. 當門徒看見耶穌履海以後,馬可描述他們的情況――「他們不明白……心裏還是愚頑。」(六52)
  3. 當門徒誤會耶穌責備他們沒有帶餅時,耶穌說:「還不省悟,還不明白,心裏還是愚頑,」並責備他們「有眼睛看不見,有耳朶聽不見。」(八17-18)
  4. 當耶穌向門徒預言自己受死及復活時,馬可的描述是「門徒卻不明白這話,又不敢問他。」(九32)
  5. 有兩個門徒遇見復活後的耶穌,並向其餘的門徒作見證,但他們「也是不信」(十六13)
  6. 當耶穌復活後,向十一個門徒顯現時責備他們,似乎就是對門徒的總結――「耶穌向他們顯現,責備他們不信,心裏剛硬,因為他們不信那些在他復活以後看見他的人。」(十六14)
  7. 除門徒外,馬可刻意加插了一些人見證耶穌受苦的過程,這些人可能正是後來教會的核心人物,包括:看見耶穌被捉拿的一個少年人 (十四51-52) ;亞力山大和魯孚(羅十六13),他們的父親就是被迫背耶穌十字架的古利奈人西門(十五21);看見耶穌死時景象,陪同耶穌上耶路撒冷的好些婦女及撒羅米(十五40-41;十六1) 等等。這些都是馬可獨有的記錄,這些人物的出現,或可回答門徒對耶穌身份的疑問,並見證耶穌受死及復活的可信性。
  8. 最後,當門徒出外傳道時,「主和他們同在,用神蹟隨着,證實所傳的道。」(十六20)

  所以,當聽見耶穌在十字架上唯一的說話――「我的神!我的神!為甚麼離棄我!」他們更加疑惑,若是神的兒子,為何會有如此結局?這句話好像將他們的信心完全推倒。耶穌不是要推翻羅馬政權,自己成為皇帝,耶穌的福音是宗教性的,所以只應當仰望耶穌復活的大能。最後,當門徒出外傳道時,「主和他們同在,用神蹟隨着,證實所傳的道。」(十六20)讓他們明白所傳的福音就是神的大能。人的小信,不能限制神的作為,唯有經歷神的大能,才能建立真正的信心;沒有經歷的,只會有疑惑,就像基督徒的生命,越多經歷神的大能,對神越有信心。

反思

  猶太人因長期受外邦的統治,期望神應許的彌賽亞能夠滿足自己的願望,為他們建立以色列國,拯救他們。若神的應許未如所期望的成就,彌賽亞的出現反成了他們信心的藩籬,阻隔着他們得到神的應許――為甚麼救主必須是政治性?這正是猶太人自設的藩籬。

  人在信心上為自己設定期望,只有符合期望,才是神的作為,否則,期望就成為藩籬,阻擋了神的作為,這種期望迷糊人對神的信心。只有將這些藩籬完全拆掉,才能明白神的作為。

  你對神的信心有多大?希伯來書十一章1節:「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,是未見之事的確據。」如何量度信心的大小?就是將我們的生活中的期望,建基於對神的信心,相信神會為你成就。對神信心越大的人,在信仰生活上會越投入的,同意嗎?但是信仰與生活是否互相結合?還是信仰成為你生活的重擔?就好像是一種緊箍咒,使我們生活受制肘?

  我們曾看過,虔誠的天主教徒特首,在佛誕參與浴佛儀式;基督徒的民政事務局局長,入鄉隨俗地去車公廟求簽;基督徒的平基會主席,可以從不支持到支持同性平權,包括婚姻;基督徒的議員可以用暴力達到自己的目標等等。這就是有信心的基督徒生命嗎?人總期望信仰能滿足自己的生活,即或不能,也不要影響其生活。甚至有人認為一個熱心信徒,很難滿足在生活上的個人期望,二者只可選擇其一。例如:想考試有好成績,就要放棄返教會,多點時間讀書;想多點時間享受生活,就減少參與教會活動。我們似乎讓日常生活勝過信仰生活。當生活的需要超越信仰的需要,信仰只是一種奢侈品。當一切似乎都掌握在自己手中,就很少讓耶穌介入,去體會神的能力。人越自信,對神的信心相對就越小,因為不需要信靠神都可以生活。你的信心是否如此?

  今日靈恩派的教會看似較為興旺,主因不是多講聖經的教導,乃是他們相信神的大能在今日仍可以彰顯,亦如此祈求。是否相信:神透過你的生命作大事?神透過你在家庭中作大事?神透過你在教會中作大事?大前題是,你是否相信神可以改變你的生命,使你可以活得精彩之餘,也可為主作大事?基督徒的生命停滯不前,乃在於一動不如一靜,例如:參與每年的培靈會等聚會、有時間便參與教會事奉,已經覺得了不起,卻不願意為神放下自己的驕傲。

  你是否一個熱心的基督徒,還是一個不冷不熱的信徒?基督徒生命的成長,不應在於滿足現狀。你是否願意向神祈求,神的大能在自己身上彰顯,以至可以更大的被神使用?

從自身到委身:路加及約翰的重點

路加

  從讀者稱謂思考:

  「提阿非羅」:意思是「上帝的朋友」或「上帝所愛的」;「大人」:社會較高地位的尊稱,可指一些官員。

  兩個稱謂合在一起,表明路加福音讀者已從猶太人擴大至外邦人。

  路加所用的資料「是照傳道的人,起初親眼看見,又傳給我們的」屬從見證而來的第二手的資料,準確度很高。因為這些資料是關於「所成就」的事。若以此字的意思來看,路加是指一些已經被確定或證實的事情。因此,路加「按着次序」重寫,目的是要「使你知道所信的是確實的。」(you might know the exact truth about the things you have been taught.)

  從記述的特色思考:

  「耶路撒冷」這地點是開始和結束。路加對耶路撒冷這地點非常重視,或可推想,這是基督教的發源地。(參廿四47)

  路加並沒有如馬太那種強調猶太人的特色,反而是很平和地將猶太人和外邦人,並社會上各階層的人混合在一起,使他們都能因信而得救。例如:「撒瑪利亞」在路加筆下是正面的,耶穌也進入這城。(九52,十33,十七16) 馬太則只出現一次,且是負面的 (太十5),馬可卻沒有記載。又如記述稅吏撒該及拉撒路與財主兩故事的對比,說明財主進神的國雖難,但並非不能得救,因為撒該也可以。

  「平安」的用字在路加是特別的,一些學者的意見,認為路加福音主要向當時的羅馬精英分子表達,基督教並不是使社會混亂的主因,反而是可以統合不同種族和不同階層的人。所以,路加記載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說的三句話,也顯出其和平的特性。

  路加對耶穌的復活並沒有太多描述,反而很大篇幅記述耶穌與以馬忤斯路上的兩個門徒的對話,就是門徒對在耶路撒冷發生的事不明所以,然後耶穌就向他們講解舊約的彌賽亞預言,如何應驗,澄清他們信仰上的疑惑。另外,耶穌在臨離開前,對門徒的吩咐,似乎很簡潔,卻與使徒行傳第一章的內容相似。這結尾是要將福音書及使徒行傳連結起來,使讀者明白福音從耶路撒冷傳到外邦的事實。

  從路加的引言可見,福音書的對象,就是一些社會上的精英,羅馬管理階層的人,都是相信耶穌的,但信心未必很大,正如後面描述耶穌復活後的門徒一樣。但他們卻要明白福音本身的真實性,並且在社會上的可靠性,特別是平安的信息。或者針對主後七十年前後猶太人的暴動,使讀者明白,雖然基督教是從猶太教的根源而來,卻不像他們那樣激進,是使人和平的,任何階層都可以相信的。這正符合以賽亞書九6的彌賽亞預言:「他名稱為奇妙、策士、全能的神、永在的父、和平的君。」

  從十架上三句話思考:

  「父啊!赦免他們,因為他們所作的,他們不曉得。」──這是表明耶穌沒有敵人,甚至置他於死地的人也不是敵人,希望他們也可以相信和接受救恩。

  「我實在告訴你,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裏了。」──甚至罪無可赦的犯人,在願意悔改的一刻也可以進入神的國。

  上述兩句話與馬太和馬可的不同,耶穌沒有表達自己在十字架上的痛苦,並不是釘十字架沒有痛苦,而是祂的心繫於人被罪捆綁,願意人的罪得赦免而得進神的國。這使我們想起路加在耶穌出生的敘述中,記述天使向牧羊人報信:「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,是關乎萬民的,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裏,為你們生了救主,就是主基督。」之後,有大隊天兵同天使讚美:「在至高之處,榮耀歸於神,在地上平安歸於他所喜悅的人。」

  「父啊!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裏。」──學者巴克萊認為猶太人的母親,在晚間教導孩童後要說的一句話,就是「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裏。」等於在可怕的黑夜中,可以躺下安睡的意思一樣,而耶穌則加「父啊!」好像是說要安睡了,就像完成了一天的工作,休息的樣子。

約翰:

  約翰福音編寫的目的和重點:「要叫你們信耶穌『是』基督,『是』神的兒子,並且叫你們信了他,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。」 (廿31)這句子帶出兩個重點:一、是相信耶穌是基督,神的兒子(或可譯作「耶穌是神的兒子基督」);二、藉着相信,可以因耶穌的名得生命。第一目的是帶出相信的對象,第二目的則帶出相信的結果。「相信」在約翰的福音書中是特別的,因為他從來沒有用名詞的「信」。

  「我『是』」原文用了強調用法的 I am myself,「我是」與耶和華的希伯來文相近,可能從動詞 (become)或(to be)而來,因為出三14的「我是自有永有」(I am who I am)。因此,約翰的用法使人聯想到他就是神自己。(參:五17-18, 十30)

  這組合的用法指耶穌自己,在馬太、馬可及路加各有2次;(太十四27,廿15; 可六50,十四62; 路廿二70,廿四39)而在約翰則有27次之多,其中七次與一些圖像或信息結連,使人聯想到舊約中的圖像,包括:「生命的糧」(六35,參出十六4)、「世界的光」(八12,參賽四九6)、「羊的門」(十7)、「好牧人」(十11,參詩廿三)、「復活與生命」(十一25)、「道路、真理、生命」(十四6)及「真葡萄樹」(十五1,參賽五1-7; 耶二21)。

  七個「我『是』」的共同點,不單是使用了舊約的圖像,更是將自己的生命給予別人,讓別人可以得到真正的永生。

  「我是生命的糧,到我這裏來的,必定不餓,信我的,必定不渴。」

  「我是世界的光,跟從我的,就不在黑暗裏走,必要得著生命的光。」

  「我就(羊的)是門,凡從我進來的,必然得救,並且出入得草吃……我來了,是要叫羊得生命,並且得的更豐盛。」

  「我是好牧人,好牧人為羊捨命。」

  「我是復活與生命,信我的人,雖然死了,也必復活,凡活着信我的人,必永遠不死。」

  「我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,若不藉著我,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。」

  「我是葡萄樹,你們是枝子,常在我裏面的,我也常在他裏面,這人就多結果子。」

  上述七句都反映耶穌的生命就是為了施予別人,也帶出祂對人的關心,因此約翰福音裏耶穌最後的工作就是挽回彼得,讓他日後可以安心事奉。耶穌這樣的心意,也在十字架上的三句話顯示出來:

  「母親,看你的兒子;(又對那門徒說:)看你的母親。從此,那門徒就接她到自己的家裏去了。」這沒有如路加的記載,耶穌對父母說:「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麼?」

  「我渴了!」這是否人性的需要?耶穌曾對撒瑪利亞婦人說:「喝我所賜的水,就永遠不渴,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頭成為泉源,直湧到永生。」耶穌肉身的需要是肯定的,但約翰卻指出,這句話的目的是為要應驗經上的話,因為在上一句話之後,聖經記載:「這事以後,耶穌知道各樣的事已經成了(tete,lestai),為要使經文的話應驗」才說。(應驗詩六九21「他們拿苦膽給我當食物,我渴了,他們拿醋給我喝。」)所以只有約翰記述耶穌渴了。馬可及路加沒有,馬太則指耶穌嚐了就不肯喝。

  「成了!」這是完成時態。表明耶穌到最後,完成了神所交託給祂的使命,將生命獻上。在十18耶穌說:「沒有人奪我的命去,是我自己捨的。」

  所以,耶穌明白人的需要,也明白神在祂生命中的旨意,是要用祂的生命,賜予別人生命,祂都完成了。

反思:

  耶穌是猶太人的彌賽亞,是關乎猶太人宗教的事,為何連繫到外邦人中,成為他們的共同信仰?因為這是神的旨意,也是基督在地上的任務。耶穌的生命,就是為要完成神給他的旨意,將神的平安帶到人中間,他最終完成了。

  路加福音最後的部份給讀者的信息:「人要奉我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,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(與太廿八19的「萬民」同字),你們就是這些事的見證。」(路廿四47-48)

  約翰福音結尾時,耶穌三次對彼得的囑咐:「你餧養我的羊。」

  耶穌的福音帶給人們有平安、罪得赦免,為何人總沒有經歷這種信心的平安?是否基督徒太少向人傳講福音?認為向他們傳講也未必會相信?是否人太自我中心,反而使自己失去這樣的信心?

  香港的基督教教會對社會不單是在政治上,更重要是在道德上、在福音事工上的影響力很少。正如上文提及的政治官員,不論是特首、高官或議員,他們都期望過自己的生活,而沒有好好發揮基督徒的影響力。無論你是甚麼立場,基督徒都應該是受人敬重的,也應該是討人喜愛的(或至少不討厭),是嗎?但基督徒多活在自己的世界中,並沒有追求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旨意,以至失去了見證的能力。耶穌說:「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,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。」(約十35) 基督徒的生命就是見證,你的一生如何生活,就是眾人認識基督的途徑,也不需要再講太多。

  現今流行「人生規劃」教我們如何實踐理想/夢想。你有否規劃你的人生去完成神在你生命中的旨意?正如「四個屬靈定律」的第一及二律:「神愛你,並且為你的生命有一奇妙的計劃,為甚麼大多數人沒有經驗過這種豐盛的生命呢?人因有罪而與神阻絕,所以不能知道並經驗神的愛和神為他生命的計劃。」你是否願意獻上自己的生命,完成神在生命中的託付?有些人怕失去所擁有的而不肯回應。人越肯捨己,對神的信心就會越大、越懂得依靠神,因為不再需要為自己爭取甚麼了。

  你有否想過將生命交託於神的手中,活出神所願意你過的生活?如你清楚神在你生命中的旨意,又是否願意行出來?

如想重溫研經培靈會的信息內容,請按下列連結:

12月7日-從不定到肯定

12月8日-從自身到委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