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院院訊 2021年7月號

2021年7月號院訊 (全部內容)

院長的話

「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,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,卻從遠處望見,且歡喜迎接,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,是寄居的。」(希伯來書11:13)

「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,就是在天上的。所以神被稱為他們的神,並不以為恥,因為他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。」(希伯來書11:16)

  二零二一年七月是一個令人感到寒意的夏天,當然不是因為氣溫的高低,相反地今年七月有不少的日子,氣溫都高達攝氏三十多度。可是風聲雨聲、家事國事,整個社會籠罩著肅殺、又使人憂鬱的氣氛,疫情已經讓全球停擺,社會政情更令人心碎,我們眼見一個又一個的家庭逃難似的遠走他方,正是風雨飄搖,大地蒼茫。

  我相信牧者和信徒移民與否,是今天教會面對的最大難題。不少教會正面對隨著移民潮帶來的聚會人數減少、經濟緊張的壓力,雖然當教會的聚會開始重啟,我們都祈望教會回到從前的光景,可是要走的人都走了,留下的人都是人心惶惶,怎能回到從前。

  作為基督徒我們應如面對今天的香港?我用「漂泊」一詞形容今天的教會,也祈望「回歸」是應對今天景況的適當信息。

「漂泊」

  今天香港人留在香港的,感到「漂泊」,因為過去兩年社會種種變化,令不少人感到自己不再認識這個地方,留在香港,也失去過住有的歸屬感,在這時代講「委身」、講「把人生奉獻給神」,和以前有著不同的意義和挑戰。許多人祈望今天的世界,回到未有疫情和沒有政治變化的情況,但是這個世界已經不再一樣,也不可能再和從前一樣 (never the same again)。

  在這個新常態的社會,人如何再次擁抱此時此地的世界,若我們不能投入這個新常態的社會,這種心境是「漂泊」。

  離港的人其實也是在「漂泊」之中,我在美加看見不少香港人,還在過著,或者說是盡量想去過香港式的生活,在外地的種種政治民生,新移民多不上心,內心記掛的還是香港人和香港事,這些人在外地,按聖經的詞彙,是「客旅」是「寄居」,所是也是「漂泊」。

  無論去或留,怎樣才是基督徒應有安身立命的良方?

「回歸」

  在今年的畢業禮,我給同學分享過一套電影:遊牧人生(nomadland),內容描述美國社會中一群以車為家到處漂泊的人,大部分是退休人士,退休後仍過著手停口停的生活,他們的生活方式是對美國社會的控訴,對傳統的反抗,不甘也沒有能力做「樓奴」。美國社會遺棄了他們,但他們卻自稱並非無家可歸,只是沒有一房子,They are not homeless, just houseless。我們處境化地演繹這句話就是:他們不是無家可歸,只是沒有土地上的房子。這些欣賞自己生活的方式,不隨波逐流,可算是美國式「躺平」生活。這套電影給了我一點啟發,就是人生不在乎有沒有擁有一間屋,而是人對自己生活的欣賞和定位,所謂安身立命,即是人生方向和現實生活的整合。

  香港很多人感到無家可歸,基督徒何嘗不是如此,但是作為基督徒,無論我們人在何方,都可以活得有目標,有方向。香港或外地都不是我們終極的家鄉,我們也許沒有一個地上的家鄉,因為對留港的基督徒來說,我們永遠的居所在天上,對移居外地的基督徒來說也如是,我們永遠的居所在天上。

  上文提及無論去留,我們可能都有「漂泊」的感覺,是因為我們沒有看清我們真正的家鄉,我們在世上不過是客旅、是寄居。

  希伯來書11:13說得好:
「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,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,卻從遠處望見,且歡喜迎接,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,是寄居的。」

  我們活在世上盼望是甚麼呢?安身立命於何處?我們應該放眼遠景,超越今天,讓永恆成為人生的目標,使我們不再在此地或他方漂泊。

  此時此地基督徒的客旅人生,不是一種消極的人生態度,而是要努天地過每一天,無論我們身在何方,看每一天都是恩典,在香港我們要為主而活,在外地也要為主而活。正如傳道書提醒我們要看透日光之下世界的荒謬和虛空,著眼日光之上的永恆,才可以喜樂積極的活在當下。

  我的祈求和盼望是「回歸」,是基督徒回歸到對移民的屬靈觀點,就是從永恆來看今天,在地上的客旅人生中遵行神的旨意,有一天回到天家,與神永遠同在。更盼望今天離港的香港人和香港基督徒,有一天會回流回來,正如我們在九七年前後所見的情況,當然九七和今日的政治民生都不相同,但在神手中沒有甚麼是不可能的。

  話說回來,移民與否是個人抉擇,基督徒要學習再一次把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放在神的手中,尋求神的心意,順服主的帶領,行在神所預備的道路上。如經上所記:「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,是眼睛未曾看見,耳朵未曾聽見,人心也未曾想到的。」(哥林多前書2:9)